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公布的第1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名單中,江蘇交出亮眼答卷:常州入選試點城市,南京“寧電通"全場景V2G示范項目、無錫源網荷儲全要素協同車網互動綜合試點項目成功入選,這標志著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在推動能源變革、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進程中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一步。
常州作為試點城市,早已在車網互動領域先行先試。國內第1個新型站網互動示范中心的建成,智慧用能、共享換電等先進模式的構建,入選國家電網公司源網荷儲互動“百佳"示范工程項目,以及錨定全社會低谷充電量占比60%、私人樁低谷充電量占比80%的目標,彰顯出常州在能源技術創新與應用場景拓展上的很好能力,既能有效緩解高峰時段的供電壓力,又能實現能源的“削峰填谷",推動電力消費側與供給側的深度協同。
南京“寧電通"全場景V2G示范項目圍繞城市公共、企業園區等5類場景,打造13個示范站點,新建116臺V2G充電樁。V2G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電動汽車“單向充電"的模式,使電動汽車不僅是電力消費者,更能成為電力供應的“靈活調節單元"。當電網負荷高峰時,電動汽車可向電網放電;當電網負荷低谷時,車輛充電儲能,這種“車—網共生"的模式,為城市能源穩定供應和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
無錫源網荷儲全要素協同車網互動綜合試點項目依托無錫車網互動驗證基地升級建設,覆蓋多類型車輛場景,并搭建光儲充多元化能量管理系統。預計每年服務電動汽車超10萬輛次、年充電量超300萬千瓦時,這一規模龐大的應用場景,實現了源(電源)、網(電網)、荷(負荷)、儲(儲能)的有機融合與協同運行。通過精準調配能源資源,提升了區域能源綜合利用效率,也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一、功能特點(LYDN-6000電力市場需求“三相電能電量分析儀"性能穩定)
1、儀器是集電能表校驗、電參量測試和檢測電網中發生波形畸變、電壓波動和三相不平衡等電能質量問題為一體的高精度測試儀器。
2、不停電、不改變計量回路、不打開計量設備情況下,在線實負荷檢測計量設備的綜合誤差。
3、精準測量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數,頻率等多種電參量,從而計算出測試設備回路的測量誤差。
4、可選配虛擬負載箱,當用戶無負荷或超低負荷時,也能對電表進行準確的測量。
5、可顯示被測電壓和電流的矢量圖,用戶可以通過分析矢量圖得出計量設備接線的正確與否。同時,在三相三線接線方式時,可自動判斷48種接線方式;追補電量自動計算功能,方便使用人員對接線有問題的用戶計算追補電量。
6、電流回路可使用鉗形互感器進行測量,操作人員無須斷開電流回路,就可以方便、可靠的進行測量。
7、可校驗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相位表等指示儀表以及三相三線、三相四線、單相的1A、5A的各種有功和無功電能表。
8、可采用光電、手動、脈沖等方式進行電能表校驗。
9、測量分析公用電網供到用戶端的交流電能質量,可測量分析:頻率偏差、電壓偏差、電壓波動、三相電壓允許不平衡度和電網諧波。
10、可顯示單相電壓、電流波形并可同時顯示三相電壓、電流波形。
11、負荷波動監視:測量分析各種用電設備在不同運行狀態下對公用電網電能質量造成的波動。記錄和存儲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頻率、相位等電力參數。
12、 電力設備調整及運行過程動態監視,幫助用戶解決電力設備調整及投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3、可選配條碼掃描器,對電表的條碼進行自動錄入。
14、電能表的485通訊接口進行檢測,并能完成現場校驗多功能(智能)電能表的工作需求,可根據電表中已設置的需量周期和滑差的時間對需量進行誤差校驗。
15、具備萬年歷、時鐘功能,實時顯示日期及時間。可在現場校驗的同時保存測試數據和結果,并通過串口上傳至計算機,通過后臺管理軟件(選配件)實現數據微機化管理。
16、采用大屏幕進口彩色液晶作為顯示器,中文圖形化操作界面并配有漢字提示信息、多參量顯示的液晶顯示界面,人機對話界面友好
17、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既可用于現場測量使用,也可用做實驗室的標準計量設備。
二、技術指標(LYDN-6000電力市場需求“三相電能電量分析儀"性能穩定)
1、輸入特性
電壓測量范圍:0~400V,57.7V、100V、220V、400V四檔自動切換量程。
電流測量范圍: 0~5A,內置互感器分為5A(CT)檔。鉗形互感器為5A(小鉗)、25A(小鉗)、100A(中鉗)、500A(中鉗)、400A(大鉗)、2000A(大鉗)六個檔位。(其中中型鉗表和大型鉗表為選配)
相角測量范圍:0~359.999°。
頻率測量范圍:45~55Hz。
2、準確度
計量校驗部分:
電壓:±0.05%(±0.1%)
電流:±0.05%(±0.1%)(鉗形互感器±0.5%)
有功功率:±0.05%(±0.1%)(鉗形互感器±0.5%)
無功功率:±0.3%(±0.5%)(鉗形互感器±1.0%)
有功電能:±0.05%(±0.1%)(鉗形互感器±0.5%)
無功電能:±0.3%(±0.5%)(鉗形互感器±1.0%)
頻率:±0.05%(±0.1%)
相位:±0.2°
3、電能質量
基波電壓和電流幅值:基波電壓允許偏差≤0.5%F.S.;基波電流允許偏差≤1%F.S.
基波電壓和電流之間相位差的測量偏差:≤0.5°
諧波電壓含有率測量偏差:≤0.1%
諧波電流含有率測量偏差:≤0.2%
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偏差:≤0.2%
4、工作溫度
工作溫度:-10℃~ +40℃
5、絕緣
⑴、電壓、電流輸入端對機殼的絕緣電阻≥100M?。
⑵、工作電源輸入端對外殼之間承受工頻1.5KV(有效值),歷時1分鐘實驗。
6、標準電能脈沖常數
標準電能脈沖常數:內置互感器常數(FL)=10000 r/kW·h ,
鉗型互感器常數(FL):
5A | 25A | 100A | 500A | 400A | 2000A |
10000r/KW·h | 2000 r/KW·h | 500 r/KW·h | 100 r/KW·h | 125 r/KW·h | 25 r/KW·h |
7、重量
重量:2Kg
8、體積
體積:32cm×24cm×13cm
三、結構外觀(LYDN-6000電力市場需求“三相電能電量分析儀"性能穩定)
1、外型尺寸及面板布置
儀器外形正視如圖一:
儀器面板下方的左側是液晶顯示器,右側是按鍵區;上方左側為接線端子部分,包括:電壓輸入端子UA、UB、UC、UN;電流輸入端子Ia+、Ia-、Ib+、Ib-、Ic+、Ic-(其中Ia+、Ib+、Ic+為電流流入端,Ia-、Ib-、Ic-為電流流出端 ;鉗形電流互感器接口(A相鉗、B相鉗、C相鉗);向右為接地端子、光電及脈沖信號接口和232串行口(用于上傳保存的數據至計算機);*右端為充電器接口(用于連接充電電源)和儀器工作開關;下方為打印機。
儀器須及時充電,避免電池深度放電影響電池壽命,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盡可能每天充電(長期不用*好在兩周內充一次電),以免影響使用和電池壽命,每次充電時間應在6小時以上。
儀器的配件箱尺寸,如圖二所示:
2、鍵盤操作
鍵盤共有30個鍵,分別為:存儲、查詢、設置、切換、↑、↓、←、→、?、退出、自檢、幫助、數字1、數字2(ABC)、數字3(DEF)、數字4(GHI)、數字5(JKL)、數字6(MNO)、數字7(PQRS)、數字8(TUV)、數字9(WXYZ)、數字0、小數點、#、輔助功能建F1、F2、F3、F4、F5。
各鍵功能如下:
↑、↓、←、→鍵:光標移動鍵;在主菜單中用來移動光標,使其指向某個功能菜單,按確認鍵即可進入相應的功能;在參數設置功能屏下上下鍵用來切換當前選項,左右鍵改變數值。
?鍵:確認鍵;在主菜單下,按此鍵即進入被選中的功能,另外,在輸入某些參數時,開始輸入和結束輸入。
退出鍵:返回鍵,非參數輸入狀態時,按下此鍵均直接返回到主菜單。在參數輸入的過程中不起作用。
存儲鍵:用來將測試結果存儲為記錄的形式。
查詢鍵:用來瀏覽已存儲的記錄內容。
設置鍵:在主菜單按下此鍵,直接進入參數設置屏。
切換鍵:出廠調試時生產廠家使用,用戶不需用到此鍵。
自檢鍵:保留功能,暫不用。
幫助鍵:用來顯示幫助信息。
數字(字符)鍵:用來進行參數設置的輸入(可輸入數字或字符),與手機的輸入模式相似,連續按下時可將要輸入的字符在數字和字母之間切換。
小數點鍵:用來在設置參數時輸入小數點。
#鍵:保留功能,暫不用。
F1、F2、F3、F4、F5:輔助功能鍵(快捷鍵)。用來快速進入輔助功能界面或實現相應的功能。在有些功能界面(如:電氣測試、矢量分析、波形顯示等界面)F1和F2用來實現屏幕的鎖定和解鎖功能。F4鍵在有些功能界面實現測試結果打印功能。
國網江蘇電力主題展廳以500平方米的空間,通過沙盤互動、視頻展播、實物陳列等多元形式,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七要素,全面展示81項創新實踐成果。九大板塊的精心布局,將江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發展思路清晰呈現,既是對過往實踐的系統總結,也是面向未來的生動展望,是踐行能源電力重要指示的“生動實踐"與高質量發展的“示范窗口"。這些成果的背后,是公司立足江蘇資源稟賦,以超前的戰略眼光和扎實的行動力,在能源轉型道路上不斷探索的結晶。從電源結構優化到電網智能升級,從負荷側響應機制完善到儲能技術創新應用,每一項成果都凝聚著科研人員的智慧與汗水,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江蘇作為改革創新的“前沿陣地",國網江蘇電力的探索為全國能源電力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其系統性的思考與實踐,不僅提升了江蘇本地能源電力供應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也為破解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的共性難題提供了“江蘇方案",對推動我國能源電力行業整體進步具有積極意義。面對未來,國網江蘇公司將以更高站位融入國家能源革命大局,深化技術攻關與模式創新,加強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并加大科研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優化運營模式,提升系統整體效能。同時,借助2025國際標準化(麒麟)大會的契機,積極展示成果、分享經驗,在國際舞臺上講好“蘇電故事",提升我國在能源變革領域的國際話語權與影響力。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